期刊简介

               本刊以评述性论文为主的综合性药学期刊。本刊根据国内药学科研、教学、临床和生产的需要,追踪报道世界各国药学领域的新进展、新动向、新技术和新成果,包括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代谢、药物分析、药理和毒理、生化药宵和临床药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内容。适合于从事药学研究的科技人员、临床医师和药师、制药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医药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04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19/R

邮发代号: 82-13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首届优秀国防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4-0440
  • 国内刊号:11-561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首届优秀国防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剑桥科学文摘,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06年第5期文章
  • 药物引起的低镁血症

    据文献报道约50种药物可引起低镁血症,其中17种可产生临床症状.而关于此类研究,针对单个药物的文献报道较多,总结性的综合给药研究却很缺乏.且目前官方缺乏针对药物致低镁血症治疗、预防和监测的操作指南,对血清镁达到什么水平可认定为低镁血症亦无统一意见.致使人们对药物所致低镁血症副作用无所适从,要么过分重视,要么不够重视.本文对药物致低镁血症的临床意义进行了评估,指出将文献数据与医生从业经验相结合是处理......

    作者:徐亮 刊期: 2006- 05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和癌症治疗中的药物遗传学

    医师的处方药物通常都面临疗效和毒性两个方面的平衡,药物遗传学主要研究遗传因素如何影响机体对药物的反应,从而能够有效选择接受治疗的个体,消除难以预测的不良反应.药物遗传学也用来确定有小益处或较好疗效的目标人群.由于慢性疾病对药物的反应错综复杂且有多种因素共同参与,正如人们所致力的靶向治疗一样,未来的药物研究将包括检测多种遗传因素的相互作用.本文主要讨论涉及药物遗传学的常用细胞毒药物和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作者:刘耀文 刊期: 2006- 05

  • 阿尔茨海默病的脑血管病变

    近的研究表明,脑血管损伤与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降低和神经退变有关.微血管系统损伤,以及患者不能正常通过血脑屏障(BBB)清除β淀粉样肽(Aβ)将引起神经血管去偶联、血管退变、脑低灌注和神经血管炎症,终导致BBB功能紊乱、神经元微环境失衡,以及突触和神经元的退变.基于这个假说的药物开发可以集中于增强Aβ清除和神经血管修复等方面.......

    作者:刘静;朱兴族;李晓玉 刊期: 2006- 05

  • 草药与化学药的相互作用

    草药常与治疗药物联用,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尽管部分草药与化学药相互作用对联用药物具有增效降毒作用,但多数可增大药物毒性甚至危及生命.对于此方面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证实并评价其临床意义.基于病例报告和临床观察,本文较全面地综述了临床常用草药与化学药间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

    作者:张首国;王林;曹艳红 刊期: 2006- 05

  • 肿瘤的抗血管生成疗法

    本文从阻止肿瘤形成的角度,探索抑制保证肿瘤生长的必需条件--血管形成,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由于判断抗血管生成制剂效果的客观指标的欠缺,以及临床试验结果的不理想,使得抗血管生成疗法的独立使用受到限制,但与其他药物合用仍不失为一种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乔虹 刊期: 2006- 05

  • 抗癌药他莫昔芬治疗耐受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与对策

    雌激素与雌激素受体(ER)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内分泌治疗是ER阳性乳腺癌患者全身治疗的重要方法,通过阻断ER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近年来,非甾体抗雌激素类药物的应用是内分泌治疗的一个重要进展.他莫昔芬(TAM)是常用的抗雌激素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有较好的疗效.但是,肿瘤细胞对TAM的原发性和获得性耐受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近期研究强调,生长因子受体和其......

    作者:袁国刚;郭宁 刊期: 2006- 05

  • 基于凋亡机制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近年来研究表明,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常常有一条或多条细胞凋亡通路发生异常,决定了此类细胞的存活率高于相应的正常细胞.而且,细胞凋亡应答异常对白血病和淋巴瘤细胞耐药性的产生至关重要.对凋亡机制的深入研究,促进了对许多凋亡靶标分子的识别,从而推动了以癌细胞中表达异常或失调的抗凋亡分子为靶标的新药研发.本文介绍了涉及凋亡的药物靶标和相关药物,以及其对白血病和淋巴瘤细胞的作用.......

    作者:张首国;王林;曹艳红 刊期: 2006- 05

  • 维生素K2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

    维生素K2,雷洛昔芬和双膦酸盐类药物(如依替膦酸盐,阿仑膦酸盐,利塞膦酸盐)在日本广泛应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雷洛昔芬和依替膦酸盐能降低椎骨骨折的危险,阿仑膦酸盐和利塞膦酸盐能降低脊椎及髋骨骨折的危险.维生素K2通过骨钙蛋白或类固醇及异质物受体的γ羧化作用可以刺激骨骼生成,从而降低椎骨骨折的危险.联合应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和维生素K2比单独应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在防止椎骨骨折中更有效.联合应用维生素......

    作者:罗晓茹 刊期: 2006- 05

  • 生长因子对化疗药物周围神经毒性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临床上,抗癌药的剂量限制性副作用主要是化疗药物导致的周围神经毒性(CIPN).约有40%以上的病人使用化疗药物后产生严重的神经病变.近来发现通过一些治疗可以改善或减轻化疗药物导致的CIPN,一些新的药物被认为是神经保护剂,对预防或治疗CIPN有效.但是临床前及临床研究结果与现有理论的推论相背.本文介绍了新的研究结果,客观地反映了生长因子治疗CIPN的效果.......

    作者:乔虹 刊期: 2006- 05

  • 基于病毒宿主相互作用的抗流感病毒宿主靶标的研究进展

    流感病毒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命的主要病毒之一.流感病毒感染致病涉及到病毒与机体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其复制和致病都需要宿主细胞因素的参与.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研究可为病毒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发现来源于宿主系统的抗流感病毒药物靶标.基于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本文就流感病毒感染过程各环节中宿主细胞潜在药物靶标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段铭;王升启 刊期: 2006-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