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以评述性论文为主的综合性药学期刊。本刊根据国内药学科研、教学、临床和生产的需要,追踪报道世界各国药学领域的新进展、新动向、新技术和新成果,包括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代谢、药物分析、药理和毒理、生化药宵和临床药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内容。适合于从事药学研究的科技人员、临床医师和药师、制药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医药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04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19/R

邮发代号: 82-13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首届优秀国防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4-0440
  • 国内刊号:11-561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首届优秀国防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剑桥科学文摘,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04年第1期文章
  • 抗肿瘤药伊立替康的研究进展

    抗肿瘤药伊立替康是一种S期特异性的半合成可溶性喜树碱类衍生物,它通过抑制拓扑异构酶Ⅰ,干扰DNA复制和细胞分裂.无论是用于一线治疗,还是在氟尿嘧啶治疗失败后的二线治疗,伊立替康都显示了对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抗肿瘤活性.本文就伊立替康的作用机制、构效关系、药代动力学、毒副作用及临床试验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作者:王丽焱;汤致强 刊期: 2004- 01

  • 蛋白质芯片及其在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应用

    对在蛋白质组研究中发挥巨大作用的新技术蛋白质芯片的基本组成、特点、使用方法及应用等方面做了简要介绍,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前景.由于蛋白质芯片的超微量、全自动化的高通量筛选功能的优点,必将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强有力的工具.......

    作者:高燕;雍政;董旭东;郭军华 刊期: 2004- 01

  • 以和微管相互作用的药物治疗癌症

    癌细胞通过有丝分裂而无限制地增殖.由微管蛋白所形成的微管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促使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从而形成两个子细胞并获得质与量都相同的遗传信息.在抗癌药中,发现有一类药的作用机制是与微管蛋白相结合从而干扰了染色体的分离,导致癌细胞停滞于有丝分裂的早期或前中期而死亡.这一发现启发了能干扰微管功能的新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目前,已有一些与微管蛋白结合机制不同的这类药物,具有明显的抗癌疗效且副作用轻微,尤其......

    作者:李元敏 刊期: 2004- 01

  • 成人重症监护病房中手术后止痛和镇静药物选择指南

    现代化医院中都设有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病情危急,包括大手术后的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及时护理及对症治疗.大手术后的患者从麻醉状态下清醒之后,突出的普遍问题就是疼痛与焦虑,如不经恰当治疗会引起后果不良的并发症;而且目前治疗这两种症状的方法包括选用的药物和给药方案,各医疗中心之间差别很大.此外,对于这两种症状迄今尚无完善的客观评价方法.本文叙述了临床常用的各种止痛与镇静药物的特性、药效、药代动力学......

    作者:李元敏 刊期: 2004- 01

  • 咪唑啉Ⅰ型受体与磷脂代谢相关的信号转导研究进展

    咪唑啉Ⅰ型受体(I1-imidazolinereceptor,I1R)参与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在中枢神经系统可能与抑郁症、阿片成瘾、早老性痴呆等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近年研究发现,I1R在PC12细胞中的信号转导与磷脂代谢途径有关.激活I1R首先活化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产生二酰甘油和花生四烯酸;两者作为第二信使,通过激活蛋白激酶C,使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和c-JunN端激酶活化,继而引起促分裂原......

    作者:赵琰;苏瑞斌;李锦 刊期: 2004- 01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成人常见的白血病.95%患者的该肿瘤来源于B淋巴细胞(B-CLL),仅有一小部分是由T淋巴细胞(T-CLL)恶性转化而来.细胞凋亡的抑制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上调是B-CLL主要的病理生理机制.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功能失调是临床应用传统的化学疗法不能治愈CLL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在研究CLL病理改变的分子基础及探索新的治疗策略等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嘌呤类似物......

    作者:刘耀文 刊期: 2004- 01

  • 尼美舒利的镇痛与抗痛觉过敏作用的中枢成分

    大鼠甩尾和福尔马林实验均显示尼美舒利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此外,在这些模型上尼美舒利也能有效地拮抗硝酸甘油引起的痛觉过敏.分别给硝酸甘油或加用尼美舒利治疗的大鼠,用免疫细胞化学侦检标记神经元激活的Fos蛋白,发现尼美舒利对硝酸甘油激活的大部分脑神经核有明显的拮抗作用,表明尼美舒利的镇痛与抗痛觉过敏作用部分是中枢性的.......

    作者:张莉静 刊期: 2004- 01

  • 膜融合脂质体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膜融合脂质体是在传统脂质体基础上引入具有融合特性的病毒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给药系统,它是介于病毒与非病毒性载体之间的杂合体,本文主要对膜融合脂质体给药系统的构建、特点、药物转运的机制及其作为给药系统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胡英;金一 刊期: 2004- 01

  • 血管肽酶抑制剂奥马帕曲拉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血管肽酶抑制剂是中性内肽酶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双重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力衰竭.本文就血管肽酶抑制剂奥马帕曲拉的作用机制、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李卢军;项美香 刊期: 2004- 01

  • 新型非病毒载体聚乙烯亚胺体内应用的研究进展

    聚乙烯亚胺是1995年发现的重要的真核细胞基因转染载体,在非病毒载体的研究中处于重要的地位.聚乙烯亚胺体外研究已取得显著的进展,但在体内基因治疗的应用面临着一系列局限.本文综述了非病毒载体聚丙烯亚胺体内应用的障碍和克服办法,包括聚乙烯亚胺-DNA复合物的脂质体包裹或聚乙二醇化修饰等.......

    作者:李经忠;王青青;曹雪涛 刊期: 2004-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