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以评述性论文为主的综合性药学期刊。本刊根据国内药学科研、教学、临床和生产的需要,追踪报道世界各国药学领域的新进展、新动向、新技术和新成果,包括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代谢、药物分析、药理和毒理、生化药宵和临床药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内容。适合于从事药学研究的科技人员、临床医师和药师、制药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医药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04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19/R

邮发代号: 82-13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首届优秀国防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4-0440
  • 国内刊号:11-561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首届优秀国防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剑桥科学文摘,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02年第6期文章
  • 基于细胞功能的超高通量筛选在化学基因组学药物发现中的应用

    尽管许多基因组靶标的功能及它们与疾病的关系仍然不清楚,但基因组信息的获得仍极大地丰富了潜在药物靶标的数量.在化学基因组学研究中,基因组靶标超高通量筛选发生在药物开发的初期,在确定靶标之前进行.靶标选择性调控剂可提供药物先导结构和药理学研究工具以鉴定靶标功能,化学基因组策略的有效实施离不开能对大量基因组靶标进行超高通量筛选的分析检测技术的运用.基于细胞功能的分析实验可以实现化学基因组学研究中超高通量......

    作者:陈苏红;王华;王升启 刊期: 2002- 06

  • 治疗HIV感染的一种探索--间断疗法

    目前,抗病毒药物存在抗病毒能力、依从性、毒性、耐药性和价格等局限性.目前彻底清除体内的HIV感染是不可能的,因此间断疗法(STI)等非连续性用药疗法引起人们的关注.在3种不同的临床阶段,推测STI是有效的,包括急性期感染、病毒血症被控制的慢性感染以及病毒血症未能控制的慢性感染(拯救性治疗).当前,STI还不能作为一种常规性临床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手段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临床验证.......

    作者:魏文锋 刊期: 2002- 06

  • 紫杉烷类新剂型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

    紫杉醇和多西他赛是临床治疗乳腺癌、卵巢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药物.由于紫杉烷类药物具有强疏水性,市售注射剂均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乳浮EL(cremophorEL)作溶媒,临床过敏反应发生率高,为此,研究新型高效低毒性药物载体是近年来紫杉烷类新药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紫杉烷类的新剂型如乳剂和微乳、前体药物、环糊精包合物、脂质体、纳米粒和嵌段共聚物等,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作者:张学农;张强 刊期: 2002- 06

  • 粘膜粘附纳米粒在肽类药物给药中的应用

    肽类药物生物半衰期短,生物膜渗透性差,且易被胃肠道酶降解,如何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成为目前药剂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兴起研究的粘膜粘附纳米粒可以延长药物在吸收部位的滞留时间而促进药物吸收;某些制备材料还具有酶抑制及膜渗透效应,可防止药物的酶降解及促进药物的跨膜转运,使其成为提高肽类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新方法.本文综述了粘膜粘附纳米粒常用材料、促进吸收的机制、制备方法及应用方面的进展.......

    作者:王玉丽;崔光华 刊期: 2002- 06

  • 受体-效应分子偶联中新的决定因素:膜微区中的运输和区室化

    近年来研究表明,单个细胞中与同一G蛋白偶联的不同受体,可引发不同的生物化学或细胞应答.传统的关于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途径是一维的观点,难以解释上面的现象.本文认为,在人们的思维模式里必须加入二维因素:质膜中受体和效应分子的定位及移动.受体的定位促进了它与某一特定信号转导途径偶联,受体的移位是细胞信号转导路径多样化的重要手段.小窝作为质膜上重要的微区似乎是质膜中介导区室化的关键区域.......

    作者:邵宁生;张明 刊期: 2002- 06

  • 抗真菌药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

    随着致病真菌耐药的逐年上升,免疫抑制状态下严重真菌感染的增多,以及某些抗真菌药毒副作用大及选择范围小等原因,两种以上抗真菌药的联合应用是临床抗真菌治疗的发展方向之一.近年来抗真菌药联合应用进展较大,有很多联合用药已进入临床应用阶段.本文综述了不同种类抗真菌药联合应用的研究状况.......

    作者:陈宏;温海 刊期: 2002- 06

  • 流化床包衣制备微囊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流化床包衣是基于物理机械原理使粉末性、结晶性药物形成微囊的主要方法.该方法实用性较强,适合于工业化规模生产.由于被包囊药物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制备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粒子粘连和静电吸附的现象,解决该问题是流化床包衣技术的关键,需要对囊心物性质、包衣液处方、喷液方式以及各种工艺参数进行控制和优化.镜下衣膜形态、微囊粒径、药物溶出行为是评价微囊质量的三个主要指标.目前,该技术在掩盖药物苦味、减少胃肠道刺激、......

    作者:史宁;崔光华 刊期: 2002- 06

  • 纳米粒技术在转运药物通过血脑屏障中的应用

    纳米粒(nanoparticles)是一类粒径为1~1000nmh的固体胶粒,现已被用作传递药物的载体.利用纳米粒将药物转运通过血脑屏障可能会提供更具有显著优势的脑内给药方法.纳米粒载体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纳米粒能克服血脑屏障限制治疗药物通过的特性,此外,这类给药系统还能延缓药物在脑内的释放,降低外周毒性.本文评价了以往的脑内给药方法,讨论了纳米粒通过血脑屏障的转运机制,描述了纳米粒的主要制备方法和......

    作者:陈军;吴正红 刊期: 2002- 06

  • 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复杂而棘手.目前有许多不同类型的药物用于该病的治疗,但如何正确使用分歧较大.本文对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作了概括,主要内容包括:延迟使用左旋多巴或者仅作为辅助手段,以减缓运动性并发症的发生;早期使用多巴胺神经元激动剂;保护和恢复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措施,以及调节非多巴胺能神经元系统的新疗法.......

    作者:陈小朋;袁守军 刊期: 2002- 06

  • 141 用氧钛草酸钾为试剂微量分析测定槲皮素

    ......

    作者: 刊期: 2002-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