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以评述性论文为主的综合性药学期刊。本刊根据国内药学科研、教学、临床和生产的需要,追踪报道世界各国药学领域的新进展、新动向、新技术和新成果,包括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代谢、药物分析、药理和毒理、生化药宵和临床药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内容。适合于从事药学研究的科技人员、临床医师和药师、制药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医药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04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19/R
邮发代号: 82-13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首届优秀国防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4-0440
- 国内刊号:11-561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聚乙二醇化生物技术药物面临的免疫原性挑战
聚乙二醇(PEG)化可有效延长药物半衰期,是目前生物技术药物变构化学中重要成熟的技术之一.在早期研究中,PEG并未表现出免疫原性及抗原性,一直被认为是生物惰性材料.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PEG化药物进入临床应用,关于患者体内产生抗PEG抗体造成药效损失的报道不断出现,有关PEG化蛋白药物重复给药后引发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本文就PEG化生物技术药物面临的免疫原性问题及由此引发的加速血液清除(ABC)......
作者:高静;郑爱萍;孙建绪;张慧;李迎;杨茜;喻芳邻 刊期: 2017- 11
-
核酸药物纳米制剂的设计及递送新技术
核酸药物主要指具有遗传特性和药理活性的含核苷酸或脱氧核苷酸结构的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药物,可用于肿瘤、组织再生、创面愈合、肺纤维化、炎性疾病、微生物感染等治疗.核酸从体外进入体内并进入细胞内的过程,存在较多障碍,如降解、沉淀、蛋白结合等.纳米载体可携带核酸药物进入细胞内,也可在细胞外释放药物后再被细胞摄取,因此核酸纳米制剂的研究意义重大.本综述全面论述了核酸药物分类、理化性质和入胞过程,以及主要纳......
作者:杜丽娜;金义光 刊期: 2017- 11
-
基于Ⅰ类包膜病毒膜融合机制的肽类抗病毒药物研究进展
病毒性疾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之一,其中,由Ⅰ类包膜病毒引起的疾病传播甚广,危害极大.研究表明,Ⅰ类包膜病毒如1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等在进入宿主细胞的过程中会形成六股螺旋结构,特异性地抑制其形成过程可阻断病毒与宿主细胞膜的融合,从而达到抑制病毒增殖的效果.基于Ⅰ类包膜病毒膜融合机制的肽类抗病毒药物具有生物活性高、副作用小及特异性强等优点,正逐渐......
作者:孟广鹏;梁国栋;张培宇;王潮;刘克良 刊期: 2017- 11
-
核酸药物的研究进展
从基因组的双链DNA(dsDNA),到编码和非编码RNA(mRNA、lncRNA和miRNA等),只要与疾病发生相关,都可能作为基因治疗的靶标.这些靶标可被替换、修复、补充、抑制或消除,取决于所采取的具体基因治疗方法.基因编辑技术是将致病基因裁剪缝补为正常的基因,而化学合成的和体内表达的核酸药物则主要靶向致病性RNA.与此同时,转运核酸药物的方法也在大力研发中,包括病毒或质粒表达载体和各种聚合物材......
作者:何军林 刊期: 2017- 11
-
提高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蛋白质、多肽类药物具有药理活性强、毒性低、治疗效果显著等优点,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因其结构复杂引起的稳定性问题也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就此类药物的稳定性,以及提高蛋白质、多肽稳定性的策略进行概述,总结了物理途径和化学途径两个方面提高此类药物稳定性的方法,以期为蛋白质、多肽类药物开发过程中遇到的稳定性问题提供参考.......
作者:李治国;高静;郑爱萍 刊期: 2017- 11
-
天然多糖对实验免疫性和酒精性肝损伤的干预评价研究进展
近年来研究表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来源的天然多糖对免疫性和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动物均具有很好的预防和改善作用,并对其相关作用机制也有初步研究和报道.这些不同来源的活性多糖经胃预防给药,对卡介苗/脂多糖、刀豆蛋白和乙肝病毒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及酒精诱导的急性或慢性肝损伤模型动物均有明显的保护或改善作用.本文将这些活性多糖的抗肝损伤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并指出存在问题或疑问,以期未来多糖类天然......
作者:高月求;刘耀文;单俊杰 刊期: 2017- 11
动态资讯
- 1 基于药物-磷脂复合物的纳米释药系统研究进展
- 2 一测多评法在复方血栓通胶囊8种成分检测中的应用
- 3 020 FDA支持非处方药奥美拉唑
- 4 金桔精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及其对小鼠急性毒性
- 5 提供药物的有害和有益信息以提高药物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6 HPLC法测定复方美托拉宗片中美托拉宗和缬沙坦的相关物质
- 7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图表的制作要求
- 8 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工艺
- 9 针对HIV新靶标药物的Ⅰ期临床试验
- 10 人纤维蛋白黏合剂在新西兰兔体内的组织分布与排泄
- 11 019 成神经管细胞瘤的靶向治疗
- 12 18kDa转位蛋白选择性配体YL-IPA08抗创伤后应激障碍作用
- 13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治疗的现状和未来
- 14 大麻Ⅰ型受体抑制剂研究进展
- 15 肺动脉高压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 16 齐多夫定脂质前药自组装体的制备及其在大鼠血浆中的稳定性
- 17 epothilone类构效关系及生物合成、转化的研究进展
- 18 新型抗结核化合物TBI-166在比格犬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 19 PI3K抑制剂ZSTK474对人黑素瘤A375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 20 基于组学数据库整合工具的代谢通路分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