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以评述性论文为主的综合性药学期刊。本刊根据国内药学科研、教学、临床和生产的需要,追踪报道世界各国药学领域的新进展、新动向、新技术和新成果,包括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代谢、药物分析、药理和毒理、生化药宵和临床药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内容。适合于从事药学研究的科技人员、临床医师和药师、制药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医药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04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19/R

邮发代号: 82-13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首届优秀国防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4-0440
  • 国内刊号:11-561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首届优秀国防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剑桥科学文摘,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07年第1期文章
  • epothilone类构效关系及生物合成、转化的研究进展

    epothilone类化合物大多数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并且在来源、合成方法、亲水性、抗肿瘤活性和抗肿瘤谱等方面均优于紫杉醇类药物,是一类新型抗肿瘤药物.近年来,对大量epothilone及其类似物进行了生物活性测定及药效学试验,并借助计算机分析,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在大规模发酵条件下,主要得到epothiloneA和B以及C,D,E等少量成分,其中epothiloneB和D被普遍认为是目前......

    作者:王延亮;张庆林 刊期: 2007- 01

  • 内皮素与心血管功能研究的新进展

    随着内皮素(ET)受体拮抗剂和转基因动物的大量研究,ET更多的生物学特性被发现,极大地加深了人们对内皮素作用的客观认识,尤其对维持正常心血管功能的调节及其与一氧化氮、血管紧张素Ⅱ等血管活性物质的关系有新的观点.而初的关于ET仅作为强烈的血管收缩剂调节血压、过量表达导致各种疾病等观点受到挑战.如早期认为ET-1参与了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发展,而新研究表明,缺血前预先给予ET-1具有心脏保护作用,且......

    作者:潘雪峰;董华进;宫泽辉 刊期: 2007- 01

  • 新型餐后血糖调节剂——格列奈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早期相胰岛素分泌能力的损害是引起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重要因素,格列奈类药物作为一种新型促胰岛素分泌的药物,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较磺酰脲类能更好地控制餐时血糖的增高,降低餐后血糖高峰,与双胍类合用可以发挥协同效应.其安全性良好,极少发生餐后低血糖,并能预防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等.本文就早期相胰岛素分泌与糖尿病的关系、格列奈类药物的药理特性及临床应用等作一概述.......

    作者:金晶;叶菲 刊期: 2007- 01

  • 共轭亚油酸构效关系及其分子药理研究进展

    共轭亚油酸是一系列异构体的总称,其中具有多种生物功能的异构体主要是c9,tl1-共轭亚油酸和t10,c12-共轭亚油酸.本文简要阐述了共轭亚油酸活性异构体的分布和来源,并重点综述了c9,tl1-共轭亚油酸和t10,c12-共轭亚油酸这两种异构体对动物体内脂肪、脂类代谢和癌症的影响差异,从构效关系上分析了它们的药理作用机制.......

    作者:李珍;杨得坡 刊期: 2007- 01

  • CCR5小分子拮抗剂类抗艾滋病药物研究进展

    趋化因子受体CCR5是抗艾滋病药物作用的重要靶点之一.目前,已经开发了许多活性强、选择性高的CCR5拮抗剂,其中一部分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本文对近年来文献报道的CCR5小分子拮抗剂进行综述.......

    作者:刘瑶;苏靖;李松 刊期: 2007- 01

  • 荧光标记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荧光标记这种非放射性标记技术已成为现代分析检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将此技术应用于药物研究并不广泛.荧光染料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具有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和高选择性等特点,目前新型荧光标记材料量子点的出现,克服了传统荧光染料的一些缺点,更有利于荧光标记技术在药物的药理活性、作用机制和动力学研究等领域的推广应用.......

    作者:范雯;张燕玲 刊期: 2007- 01

  • 反义寡核苷酸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定量分析技术

    反义寡核苷酸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要求具备相应的生物定量方法.本文就近年来在临床前和临床药代动力学评价中常用的几种定量方法,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法、毛细管凝胶电泳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质联用和基于杂交技术的酶联免疫法,对其各自的特性、应用前景、操作方法及局限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作者:鲁丹丹;王升启 刊期: 2007- 01

  • 西地那非应用于高原病的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西地那非对高原人体生理的作用及其用于防治高原肺动脉高压、高原肺水肿、高原低氧血症,提高运动能力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泉龙;王宏运;张西洲 刊期: 2007- 01

  • 白黎芦醇及其类似物的抗肿瘤活性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二苯乙烯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炎、抗氧化、抗肿瘤、调节脂代谢等.本文着重对白藜芦醇及具有相同骨架的其他二苯乙烯化合物的抗肿瘤生物活性进行综述,主要介绍了新型二苯乙烯化合物对肺癌、垂体腺瘤、白血病、乳腺癌、黑素瘤、宫颈癌、鼻咽癌等多种肿瘤的抑制作用以及对不同肿瘤抑制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冯丽萍;孙庄蓉;吴祖泽 刊期: 2007- 01

  • G蛋白偶联受体组成性活性及反向激动剂研究进展

    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受体中家族成员多的一大类,其活性涉及体内绝大部分的生理功能,在药物研发过程中是主要的药物作用靶标.研究表明,GPCR及其突变体在缺乏配体结合的情况下,能自发地产生一定程度的内在活性,即GPCR的组成性活性(constitutiveactivity);其相应的反向激动剂与GPCR结合能降低受体的组成性活性,在药物治疗学上具有重要意义.愈来愈多的实验表明,GPCR组成性活性......

    作者:孙洪良;郑建全 刊期: 2007-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