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以评述性论文为主的综合性药学期刊。本刊根据国内药学科研、教学、临床和生产的需要,追踪报道世界各国药学领域的新进展、新动向、新技术和新成果,包括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代谢、药物分析、药理和毒理、生化药宵和临床药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内容。适合于从事药学研究的科技人员、临床医师和药师、制药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医药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04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19/R
邮发代号: 82-13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首届优秀国防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4-0440
- 国内刊号:11-561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医药信息
新药研究与开发FDA批准羟考酮和对乙酰氨基酚复方缓释制剂用于急性疼痛治疗FDA批准Mallinckrodt公司的羟考酮和对乙酰氨基酚复方缓释制剂(XartemisXR)用于急性疼痛患者,疼痛严重程度为需要阿片类药物或替代药物无法充分控制。盐酸羟考酮是一种阿片样促效剂,对μ受体相对特异,较高剂量时可与其他阿片受体相互作用,羟考酮的主要治疗作用是镇痛;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非阿片类、非水杨酸的解热镇痛药物......
作者: 刊期: 2014- 03
-
甲磺酸加贝酯温敏原位凝胶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目的:制备甲磺酸加贝酯温敏原位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泊洛沙姆作为基质制备甲磺酸加贝酯温敏原位凝胶,采用胶凝温度、胶凝时间、体外成胶能力和相变动力学作为评价指标筛选处方,建立RP-HPLC测定甲磺酸加贝酯温敏原位凝胶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制备得到的甲磺酸加贝酯温敏原位凝胶胶凝温度为31℃,胶凝时间为(1.8±0.2)min,达31℃时黏度明显增大,体外成胶能力良好,HPLC测定方法线性范围......
作者:汪姗;刘宏;宋青;罗渝昆;梅兴国;唐杰 刊期: 2014- 03
-
基于化学蛋白质组学的激酶组学研究进展
蛋白激酶是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网络的关键组成部分,调节细胞生长、分化、代谢及生存等重要生物学过程。激酶组(kinome)是指细胞或组织中所有激酶的总称。激酶组学(kinomics)是研究激酶组的学科,包括激酶的丰度、活性、底物特异性、磷酸化状态及氨基酸突变。目前人激酶组由568种基因编码组成,其中约50%激酶定位于疾病基因位点。由于基因扩增或突变引起的蛋白激酶活性失调与许多疾病的发生相关,包括炎症、......
作者:王红霞 刊期: 2014- 03
-
自动注射针:应急医学现场救援的关键技术措施
自动注射针,一种将药物预先灌封好的由弹簧驱动的能自行完成注药过程的“药械一体化”组合产品,能帮助患者在无医护人员的现场自行完成注射药物过程,是应急医学现场实施自救互救的关键技术措施。美国是自动注射针技术的发明者也是该技术不断创新的领跑者。自动注射针载体技术从初的战场到现在的民用,经历了挤压式半自动注射针、弹簧式单腔全自动注射针和弹簧式双腔全自动注射针等三大发展过程。现行的弹簧式载体装置共有小规格单......
作者:高春生;钟武 刊期: 2014- 03
动态资讯
- 1 DNA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研究进展
- 2 针对缺氧诱导因子-α的靶向治疗
- 3 005 植物来源的新药
- 4 以谷氨酸受体作为靶点治疗癫痫的研究进展
- 5 维拉帕米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 6 细胞色素P450表达的诱导机制及其筛选方法的研究进展
- 7 穿透血脑屏障的抗癌药物靶向治疗:药物的化学修饰或纳米粒方法
- 8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γ激动剂与肿瘤
- 9 硫嘌呤类药物遗传药理学研究进展
- 10 101 扫描新化学分子及其药理特点
- 11 中药枸骨叶研究进展
- 12 环庚三烯酚酮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及机制
- 13 高通量测序在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开发中的应用前景
- 14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四物汤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
- 15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分析实验室获准国际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生物医学样品分析指定实验室经验体会
- 16 手性药物的药理学立体选择性
- 17 组胺受体H1和H4在过敏性炎症中的作用:新型抗组胺药的研究
- 18 化学诱导二聚化模型FKBP12-CID的应用
- 19 磷酸二酯酶4及其抑制剂在学习记忆中的作用
- 20 基于代谢组学的厚朴与枳实配伍减毒机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