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以评述性论文为主的综合性药学期刊。本刊根据国内药学科研、教学、临床和生产的需要,追踪报道世界各国药学领域的新进展、新动向、新技术和新成果,包括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代谢、药物分析、药理和毒理、生化药宵和临床药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内容。适合于从事药学研究的科技人员、临床医师和药师、制药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医药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04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19/R
邮发代号: 82-13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首届优秀国防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4-0440
- 国内刊号:11-561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新药研究与开发
FDA批准葛兰素史克公司的B型流感嗜血杆菌强化疫苗为应对美国预防婴儿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强化疫苗短缺,葛兰素史克公司收到FDA的加速批准函,允许其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erix(Hib与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疫苗)用于15月龄至4岁婴儿免疫强化,作用可持续4年.......
作者: 刊期: 2010- 01
-
纳米材料毒性的体外评价
纳米技术已经从单纯科学研究进入到工业领域,商业化与专业化纳米材料已与大众生活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对纳米材料性质的改善和可靠的毒性筛选工具研究已成为迫切需要.本文综述纳米材料理化性质和体外效应的评价方法.目前已有的方法灵敏度、可信度、相关性以及精确度均欠佳,提供的信息很局限,甚至模棱两可、片面,尤其在含有细胞、蛋白的模型中更是如此.因此,需要改进对纳米材料物理化学筛选方法,以提供更为精确的风险评估与......
作者:Clinton F;Grainger JDW;李淼;金义光 刊期: 2010- 01
-
治疗性单克隆抗体药动学相互作用的风险评估策略
生物制剂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包括肿瘤、风湿、胃肠道疾病、皮肤科疾病、呼吸道疾病、激素缺乏症和感染.尽管近来批准了很多生物制品,但有关其药物间相互作用临床研究还不多.单克隆抗体是主要的一类治疗性生物制品,本文介绍评价其药物间相互作用的风险评估策略,指出了评估中的关键因素,并建议将相互作用风险评估作为治疗性生物制品综合药物开发的一部分.......
作者:Zhou HH;Davis HM;张双庆;王桂玲 刊期: 2010- 01
-
以磷酸肌醇3激酶通路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
磷酸肌醇3激酶(P13K)通路是一个关键的信号转导系统,它可将癌基因和多种受体与许多细胞功能联系在一起,还是肿瘤中常被激活的通路.靶向P13K同工酶和通路中包括AKT和mTOR在内的其他主要节点的抑制剂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但存在一定问题.本文重点阐述人们在理解P13K通路方面取得的进展,并讨论研发靶向这条通路的抗肿瘤药物的机遇与面临的挑战.......
作者:Liu PX;Cheng HL;Roberts TM;苏畅;时小燕 刊期: 2010- 01
-
抗HIV药物跨血液-中枢神经系统转运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包括HIV蛋白酶抑制剂、核苷逆转录抑制剂、非核苷逆转录抑制剂、核苷酸逆转录抑制剂)的出现显著降低了发达国家HIV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每年仍有几百万人死于HIV.尽管治疗失败的原因很多,但重要的因素是中枢神经系统(CNS)中HIV的治疗和控制.由于受限制性细胞旁活动、强效代谢酶和很多转运子(包括ATP结合盒和可溶性载体超家族)的影响,抗HIV药物的CNS传递受血-脑屏障(B......
作者:Varatharajan L;Thomas SA;连艳菊;苏畅;杜丽娜;金义光 刊期: 2010- 01
-
2009年美国FDA批准新药介绍
2009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http:∥www.fda.gov)共批准上市新药37种,其中包括新分子实体20个、新生物制品8个和新疫苗9个.部分药品也经欧洲药品管理局(EMEA,http:∥www.ema.europa.eu/)批准上市.按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新药说明书首页处方资料要点,本文重点介绍了28个新治疗药物,分别简要叙述这些新分子实体和新生物制品的特性、化学结构、作用机制、生......
作者:汤仲明 刊期: 2010- 01
-
拓展微生物药源活性新菌株资源的新方法探索
在药源微生物活性产物研究中,分离得到的绝大多数菌株往往因无活性而被大量闲置或被选择销毁,造成前期投入的极大浪费和菌株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严重低下.因此,如何将大量无活性菌株有效转化成活性菌株从而拓展药源微生物资源已成为重要研究课题.本课题组近几年一直在探索开展海洋来源无活性野生菌株的活性化转化与新产活性产物研究,并在无活性放线菌和真菌相关研究中取得了较好进展.本文简要归纳介绍包括尚未详细报道的新近进展......
作者:崔承彬 刊期: 2010- 01
动态资讯
- 1 维格列汀主要相关物质的合成及其优化
- 2 心律失常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3 血脑屏障分子组成研究进展
- 4 Rho/ROCK2通路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 5 多靶点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6 代谢组学及其在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 7 帕罗西汀可诱导老年人低钠血症
- 8 作用于微管蛋白的小分子肿瘤血管阻断剂研究进展
- 9 p73蛋白介导肿瘤耐药的研究进展
- 10 流化床包衣制备微囊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11 基于Ⅰ类包膜病毒膜融合机制的肽类抗病毒药物研究进展
- 12 新药研究与开发
- 13 098 FDA同意氟替卡松单、复方有限制地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使用
- 14 电子圆二色谱技术在天然产物绝对构型确定中的应用
- 15 有机阴离子转运肽在药物转运中的作用
- 16 化学毒剂侦检、防护与洗消装备的现状与发展
- 17 027 Estrasorb首次获准用于治疗妇女绝经期潮热症
- 18 α-氨基苄基磷酸酯类化合物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或高糖损伤的离体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 19 低剂量雌二醇与孕二烯酮合用预防绝经早期妇女骨丢失
- 20 荧光标记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