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以评述性论文为主的综合性药学期刊。本刊根据国内药学科研、教学、临床和生产的需要,追踪报道世界各国药学领域的新进展、新动向、新技术和新成果,包括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代谢、药物分析、药理和毒理、生化药宵和临床药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内容。适合于从事药学研究的科技人员、临床医师和药师、制药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医药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04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19/R
邮发代号: 82-13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首届优秀国防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4-0440
- 国内刊号:11-561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心脏毒性的临床前检测
胚胎干细胞(ES)衍生心肌细胞代表一个系统,介于原位细胞和培养细胞之间.未分化ES细胞允许进行标准化、扩展和基因操控处理,已分化细胞可提供反映其原始细胞正常生理活动的图像.本文对检测心脏毒性的几种常见模型与含有体外分化的纯心肌细胞的检测系统进行比较.......
作者:黄世杰 刊期: 2009- 01
-
纳米粒疗法: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方法
纳米粒具有在肿瘤细胞靶向定位和促进细胞吸收的功能,可在增强疗效的同时减少副作用,纳米粒疗法作为一种新型的癌症治疗方法正逐渐应用于临床.本文主要介绍纳米粒的主要结构及其区别于其他类型抗癌药物的特性,讨论目前第1代纳米粒疗法的临床应用以及处于临床前研究的新纳米粒治疗系统,并总结纳米粒治疗系统目前已取得的成果和今后发展的趋势及挑战.......
作者:梁尔光;王玉丽;高春生 刊期: 2009- 01
-
短暂结合药物设计:药物发现的新模式
生物体内每时每刻都会有各式各样的短暂相互作用发生,它们单独或协同发挥着生物学效应.生物分子间的这些短暂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一种新的药物设计模式也因此被提出,即短暂结合药物设计,这种新设计模式的出现对以寻找高靶标亲和物为基础的传统药物设计模式提出了质疑和挑战.本文除了对短暂结合药物形成的三种结合方式,包括高离解率结合、多价结合和多靶点结合进行探讨外,还对目前可用于短暂结合作用筛选的一......
作者:吕玉健;高永清 刊期: 2009- 01
-
IL-33/ST2途径:治疗靶标和新型生物标记物
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1受体家族成员ST2是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孤儿受体.2005年鉴定出一个新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33(IL-33),它是ST2的功能配体.IL-33/ST2信号途径参与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近又发现其在心血管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IL-33/ST2信号途径不仅是很有前途的心血管生物标记物,而且是心肌内成纤维细胞-心肌细胞信息交流的新型机制,可能成为预防心力衰竭的治疗靶标......
作者:李明;刘耀文;罗庆良 刊期: 2009- 01
-
细胞分裂抑制剂:未来抗生素研发的新理解
对过度滥用的老抗生素所衍生的新药物的临床应用,促使抗生素耐药问题日趋严重.不控制抗生素的使用而限制抗生素的耐药性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健康组织、制药公司和研究机构已开始意识到研发新靶标药物的紧迫性.有关细菌细胞分裂途径的丰富知识可以帮助人们寻找新型抑制剂,本文将讨论抑制细菌细胞分裂的治疗潜能,并回顾在这个抗生素发现新领域中的进展.......
作者:温晓雪;明琰;王林 刊期: 2009- 01
-
粉末直接压片工艺:制药工业整体发展的助推剂
片剂具有工艺简单、服用方便、剂量准确以及稳定性好等优点,因而一直是临床常用的剂型.与传统的湿法制粒工艺相比,直接压片工艺是一种简单、经济的新型片剂制造方法,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该工艺在体现出简单经济的同时有自身的技术特征需要重点理解和掌握,如粉末的流动性、可压性、稀释潜力、含量均一及润滑敏感性等.目前片剂生产正向直接压片和高速生产转变,要求辅料工业不断推出新型辅料.预混复合型辅料由于能满足现代制......
作者:高春生 刊期: 2009- 01
动态资讯
- 1 赖氨酸乙酰化作用:更为广泛的蛋白调控方式
- 2 柱切换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的伊曲康唑及其代谢产物羟基伊曲康唑
- 3 微透析取样技术及其在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
- 4 093 英昔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安全有效
- 5 1999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准则的新建议
- 6 杨梅素的研究进展
- 7 血小板生成素与急性放射病
- 8 临床试验中临床研究协调员的来源、职责、问题及对策
- 9 抗流感病毒药物靶标研究进展
- 10 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 11 041 肿瘤靶点及其作用机制
- 12 096 一种新的HPLC法定量测定阿奇霉素
- 13 紫杉醇剂型、临床用药方式及联合用药的研究进展
- 14 阿尔茨海默病的脑血管病变
- 15 缺血性脑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 16 肥胖症治疗的新进展
- 17 2016年上半年美国FDA批准药物简介
- 18 黄酮类化合物抵抗P-糖蛋白介导肿瘤多药耐药特性机制研究进展
- 19 SARS冠状病毒辅助蛋白的研究进展
- 20 新一代血小板抑制剂——普拉格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