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以评述性论文为主的综合性药学期刊。本刊根据国内药学科研、教学、临床和生产的需要,追踪报道世界各国药学领域的新进展、新动向、新技术和新成果,包括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代谢、药物分析、药理和毒理、生化药宵和临床药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内容。适合于从事药学研究的科技人员、临床医师和药师、制药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医药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04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19/R

邮发代号: 82-13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首届优秀国防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4-0440
  • 国内刊号:11-561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首届优秀国防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剑桥科学文摘,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08年第5期文章
  • α-淀粉酶抑制剂筛选方法的优化

    目的对α-淀粉酶活性测定方法进行优化,用于α-淀粉酶抑制剂的筛选.方法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方法(Bernfeld法)测定α-淀粉酶活性.本实验对反应体系的总体积、可溶性淀粉浓度、α-淀粉酶浓度、阳性药阿卡波糖浓度分别进行考察和优化.结果建立一个系统稳定、结果可靠、重现性好的α-淀粉酶抑制剂筛选方法.结论优化后的Bernfeld法可用于α-淀粉酶抑制剂的筛选.......

    作者:赵修南;贾启燕;单俊杰 刊期: 2008- 05

  • 新药研究与开发

    ......

    作者: 刊期: 2008- 05

  • 会议报告

    ......

    作者: 刊期: 2008- 05

  • 文摘

    ......

    作者: 刊期: 2008- 05

  • 端粒酶和癌症治疗

    端粒酶是一个有吸引力的癌症靶标,它是所有癌症亚类细胞,包括癌干细胞,永生化所必需的成分.而且,在正常和肿瘤组织之间,端粒酶表达、端粒长度和细胞动力学存在明显的差异,提示靶向端粒酶可能相当安全.GRN163L,一种强而特异的端粒酶抑制剂.正与几种端粒酶治疗疫苗一起进行临床试验.基于端粒酶的新癌症候选药虽充满希望,但该治疗方法的局限性、优点以及哪种患者更适合等问题尚待探讨.......

    作者:魏霞;黄世杰 刊期: 2008- 05

  • 脂蛋白对疏水性药物生物活性和配置的影响

    与许多传统药物的高水溶性不同,新候选药物常为高脂溶性化合物.血液的水性环境是疏水性药物处置的不良热力学环境.然而,药物与循环中脂蛋白结合可以克服此种困难.阐明这些机制,即药物与脂蛋白结合及脂蛋白包裹的药物在血液和组织中的分配,有利于洞察控制这些化合物药理活性和潜在毒性的因素.本文讨论疏水性药物和脂蛋白相互作用对各种疏水性化合物药代动力学性质、代谢、组织分布及生物活性的影响,扼要指出如何使用这些信息......

    作者:黄世杰 刊期: 2008- 05

  • IL21:癌症联合治疗策略

    在过去20年中,研究者曾试图激活机体防御系统来杀死肿瘤细胞从而根除癌症.在某些情况下,对患者进行免疫治疗取得了极大成功,但其他试验结果却令人失望,因此需更有效的疗法来辅助常规治疗.IL21是一种新的免疫刺激细胞因子,一些临床前实验证明其具有抗肿瘤活性,近已在转移性黑素瘤和肾细胞癌中进行I期临床试验.本文综述了IL21的抗肿瘤作用及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癌症的策略.......

    作者:田佳鑫;何文俊;秦红霖 刊期: 2008- 05

  • 金纳米粒在药物及生物大分子递送系统中的应用

    金纳米粒是一种新型纳米载体,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毒性低、体表面积大、易与生物分子结合的优点,可用于传递小分子药物及生物大分子,其释药作用既能通过生物学方式进行控制,也能通过改变外部环境的方式加以控制.本文主要阐述了这种新型纳米载体的特性及其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

    作者:李欣;徐风华 刊期: 2008- 05

  • 前药:设计及临床应用

    前药是药物分子的生物可逆衍生物,它在体内经酶和(或)化学转化释放出有活性的母体药物,从而发挥预期的药理作用.无论在药物发现还是发展阶段,前药策略都已经成为改善药理活性化合物的物理化学、生物药剂学、药代动力学性质的一种重要工具.在已经批准的药物中,约5%~7%可以归为前药,而且前药策略在药物发现早期阶段的应用呈上升趋势.为了说明前药策略的应用,本文综述前药设计中常用的一些官能团,重点强调几个已上市或......

    作者:吕玉健;周宁;孟庆国 刊期: 2008-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