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以评述性论文为主的综合性药学期刊。本刊根据国内药学科研、教学、临床和生产的需要,追踪报道世界各国药学领域的新进展、新动向、新技术和新成果,包括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代谢、药物分析、药理和毒理、生化药宵和临床药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内容。适合于从事药学研究的科技人员、临床医师和药师、制药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医药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04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19/R

邮发代号: 82-13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首届优秀国防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4-0440
  • 国内刊号:11-561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首届优秀国防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剑桥科学文摘,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08年第3期文章
  • 基于RNA的基因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基于RNA的基因治疗是基因治疗领域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其中多数技术在mRNA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特别是在抑制一些有害基因表达或失控基因过度表达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本文就反义寡核苷酸、核酶及RNA干扰等主要的RNA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应用研究及存在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吴利霞;王升启 刊期: 2008- 03

  • 齐多夫定脂质前药自组装体的制备及其在大鼠血浆中的稳定性

    目的制备齐多夫定脂质前药自组装体,考察其在大鼠血浆中的稳定性.方法用乙醇注入法制备齐多夫定脂质前药自组装体,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激光粒度测定仪观测其形态和粒度,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齐多夫定脂质前药自组装体在大鼠血浆中降解情况.结果齐多夫定脂质前药自组装体是球形囊泡,平均粒径为200nm;在大鼠血浆中降解半衰期为3.68h,降解产物为齐多夫定.结论齐多夫定脂质前药自组装体在体外生物环境中能较快地降解出原药......

    作者:邢磊;金义光;陈洪轩;杜丽娜 刊期: 2008- 03

  • 关注药物安全性

    ......

    作者: 刊期: 2008- 03

  • 药物开发中与草药相互作用药物的鉴定

    迄今为止,几种临床上重要的药物已被鉴定与常用的草药相互作用.这些药物包括华法林、咪达唑仑、地高辛、阿米替林、茚地那韦、环孢素A、他克莫司、伊立替康.重要的是这些药物大多治疗指数极窄,大部分是细胞色素P450(CYP)和(或)P-糖蛋白(P-gp)的底物.由于药物-草药相互作用能显著地影响药物的循环浓度,改变临床结果,因此与常用的草药相互作用的药物的鉴定在药物开发中具重要的意义.计算机模拟、体外、动......

    作者:贾秀虹 刊期: 2008- 03

  • 药物研发中的微流控:从靶标筛选到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微流控技术因具有分析微型化和实验通量化的特点,在药物研发领域已引起广泛关注.微流控系统已成为药物研发应用中具有潜在价值的工具.本文综述了药物研发中微流控芯片的近年来进展,着重介绍其在药物研发过程中不同阶段,包括靶标筛选、先导化合物确定、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化学合成及产品管理诸方面的实际应用.......

    作者:郭磊;唐吉军;张朝阳;谢剑炜 刊期: 2008- 03

  • 基于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疟疾疫苗

    疫苗学研究受益于新的生物信息学技术.疟原虫的完整基因组序列已经被破译,因此当前的疫苗研究可以指向传统疫苗研究未能发现的特异基因产物.疫苗发展的先进技术,诸如基因组序列分析、微阵列、蛋白质组学方法、高通量克隆、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工具及计算疫苗学,可被用于开发包括疟疾在内的各种疾病的疫苗.疟疾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及免疫组学的新进展也将促进疟疾疫苗的成功研发.......

    作者:张庆成;冯思良 刊期: 2008- 03

  • 生理学和治疗学中的硝酸根-亚硝酸根-一氧化氮通路

    以前认为无机的硝酸根和亚硝酸根阴离子是内源一氧化氮代谢的无活性终产物.然而,近年研究显示这些所谓的无活性阴离子在体内通过再循环生成一氧化氮,区别于经典的L-精氨酸-一氧化氮合酶通路,是另一条重要的替代的一氧化氮源,特别在缺氧状态时.本文讨论了硝酸根-亚硝酸根-一氧化氮通路非常重要的生物功能,强调了那些提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一些病理条件下具潜在治疗作用的研究,例如在心肌梗死、卒中、全身和肺动脉高压症......

    作者:李颖;黄世杰 刊期: 2008-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