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以评述性论文为主的综合性药学期刊。本刊根据国内药学科研、教学、临床和生产的需要,追踪报道世界各国药学领域的新进展、新动向、新技术和新成果,包括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代谢、药物分析、药理和毒理、生化药宵和临床药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内容。适合于从事药学研究的科技人员、临床医师和药师、制药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医药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04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19/R

邮发代号: 82-13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首届优秀国防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4-0440
  • 国内刊号:11-561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首届优秀国防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 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剑桥科学文摘,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介绍

               本刊以评述性论文为主的综合性药学期刊。本刊根据国内药学科研、教学、临床和生产的需要,追踪报道世界各国药学领域的新进展、新动向、新技术和新成果,包括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代谢、药物分析、药理和毒理、生化药宵和临床药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内容。适合于从事药学研究的科技人员、临床医师和药师、制药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医药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本刊栏目设置
专家论坛、综述、编译、研究论著、文摘、医药信息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上海图书馆馆藏,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剑桥科学文摘,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首届优秀国防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投稿须知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社征稿要求

  文稿应论点鲜明,数据可靠,结论明确,层次清楚,文字精炼。综述和论著一般以5000字左右为宜。综述应对当前药学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有分析、有综合、深入浅出地反映所选命题的国际水平和发展趋势。论著报道药学领域具有原始性和创新性研究成果。医药信息反应国内外新药研究与开发最新成果及药物新增不良反应事件,文字精练,字数在300字左右。医药信息应有校者,投稿时附上外文原文复印件或将原文电子版发至编辑部。

  题名文章的题名应准确、简明,反映文章核心内容。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字,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符和代号等,英文题名首字母大写,应与中文题名一致。

  署名应标出作者的姓名、工作单位(使用全称并具体到科室)、所在省或自治区、城市名和邮政编码。作者如多单位,在作者名右上角及工作单位前均加阿拉伯序号注明。2人以上合写的文稿,应标出通讯作者。文稿需将全部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置于英文题名的下方,汉语拼音姓在前,字母均大写;名在后,首字母大写,复姓和双名加连字符;将作者单位全称、所在省市的英文译名和邮政编码加括号置于作者姓名之后。

  摘要综述和论著需同时提供中文和英文摘要。应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陈述文章重要内容,以200~300字为宜。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上原则上相对应,但考虑国外读者需要,可提供更详细的信息。论著采用结构式摘要,一般分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4个部分。

  关键词应选取反映文章内容的关键词3~5个,置于“摘要”下方,中英文关键词对应。英文关键词全部用小写(人名、缩写及专有名词例外),关键词之间用分号相隔,结束处不用标点符号。关键词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MeSH数据库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编《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选取,中译名尚可参阅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和北京图书馆主编的《汉语主题词表》和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药学名词》等。

  脚注置首页底,注明该文获得课题基金的来源和编号。作者简介包括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姓名、研究方向、电话及E-mail地址。


期刊引用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影响因子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发文量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总被引频次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往期文章
  • E7010对原位种植鼠结肠38肿瘤的C57BL/6同基因载瘤小鼠肝转移及寿命的作用

    ......

    作者: 刊期: 2001- 05

  •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肝毒性

    肝毒性是与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T)相关的不良反应,在治疗HIV感染时可增加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影响HIV感染的治疗.可能的机制包括直接的药物毒性、丙型肝炎病毒和(或)乙型肝炎病毒同时感染中的免疫重建、与肝相关的过敏性反应和线粒体毒性,还可能涉及其他致病途径.高活性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HAART)与转氨酶水平的升高相关.在HAART中每个单独的药物在肝毒性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难以确定.仍不清......

    作者:刘靖;王林 刊期: 2005- 05

  • 微丸压片工艺研究进展

    口服缓、控释多单元型制剂因其具有多方面的优点而在药剂领域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微丸压制成片剂已成为一种具有缓、控释优点和多单元型制剂优点的剂型.本综述就微丸压片工艺的研究进展做一个回顾和总结.影响微丸压片的因素主要有聚合物衣膜,微丸丸芯材料和压片的辅料等.微丸的膜材的性能是微丸压片主要的参数,丸芯和压片稀释剂也必须经过筛选,以保证微丸衣膜在压片过程中不发生破裂,片剂保持良好的硬度和崩解,均匀的......

    作者:张媚媚;韩珂;吴传斌 刊期: 2008- 02

  • 奥美拉唑对HepG2细胞中CYP2C19酶表达及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omeprazole)对HepG2细胞CYP2C19酶表达及活性的影响,间接反映奥美拉唑和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是否存在药物的相互作用。方法通过MTT实验筛选出奥美拉唑对HepG2细胞的无毒浓度。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奥美拉唑(浓度分别为0、0.1、1和10mg/L)对HepG2细胞中CYP2C19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表达的影响。奥美拉唑(0、0......

    作者:李慧;葛鹏新;杜丽;韩春光;原美茹;冯艳果;马艳丽;高月;刘永学 刊期: 2016- 06

  • 新一代ALK/ROS1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劳拉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获预期值

    辉瑞公司宣布劳拉替尼(lorlatinib,PF-06463922)的Ⅰ/Ⅱ期临床试验的新数据。该药是新一代ALK/ROS1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研究显示,ALK或ROS1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包括脑转移者,对该药有临床治疗反应。此资料已在52届美国临床肿瘤学协会年会上发表。Ⅰ期临床试验中患者未用药治疗或使用过≥1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而病情加重者经该药剂量递增治疗后,总有效反应率46%(3名完全有......

    作者: 刊期: 2016- 04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和癌症治疗中的药物遗传学

    医师的处方药物通常都面临疗效和毒性两个方面的平衡,药物遗传学主要研究遗传因素如何影响机体对药物的反应,从而能够有效选择接受治疗的个体,消除难以预测的不良反应.药物遗传学也用来确定有小益处或较好疗效的目标人群.由于慢性疾病对药物的反应错综复杂且有多种因素共同参与,正如人们所致力的靶向治疗一样,未来的药物研究将包括检测多种遗传因素的相互作用.本文主要讨论涉及药物遗传学的常用细胞毒药物和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作者:刘耀文 刊期: 2006- 05

  •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作为抗炎药物和免疫抑制剂在临床应用已有较长历史,但在药理作用机制方面尚有未解的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对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表型和功能的影响,糖皮质激素对机体的双向调节作用,以及糖皮质激素的非基因组效应.......

    作者:李鑫;杨蕊;臧强;胡永秀 刊期: 2009- 01

  • 基因组多态性的研究进展:新技术概览

    ......

    作者: 刊期: 2006- 02

  • 日本临时撤消西沙必利

    ......

    作者: 刊期: 2001- 02

  • 计算生物学的重要性

    ......

    作者: 刊期: 2006-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