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以评述性论文为主的综合性药学期刊。本刊根据国内药学科研、教学、临床和生产的需要,追踪报道世界各国药学领域的新进展、新动向、新技术和新成果,包括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代谢、药物分析、药理和毒理、生化药宵和临床药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内容。适合于从事药学研究的科技人员、临床医师和药师、制药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医药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04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19/R
邮发代号: 82-13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首届优秀国防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4-0440
- 国内刊号:11-561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首届优秀国防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 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剑桥科学文摘,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本刊以评述性论文为主的综合性药学期刊。本刊根据国内药学科研、教学、临床和生产的需要,追踪报道世界各国药学领域的新进展、新动向、新技术和新成果,包括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代谢、药物分析、药理和毒理、生化药宵和临床药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内容。适合于从事药学研究的科技人员、临床医师和药师、制药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医药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文稿应论点鲜明,数据可靠,结论明确,层次清楚,文字精炼。综述和论著一般以5000字左右为宜。综述应对当前药学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有分析、有综合、深入浅出地反映所选命题的国际水平和发展趋势。论著报道药学领域具有原始性和创新性研究成果。医药信息反应国内外新药研究与开发最新成果及药物新增不良反应事件,文字精练,字数在300字左右。医药信息应有校者,投稿时附上外文原文复印件或将原文电子版发至编辑部。
题名文章的题名应准确、简明,反映文章核心内容。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字,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符和代号等,英文题名首字母大写,应与中文题名一致。
署名应标出作者的姓名、工作单位(使用全称并具体到科室)、所在省或自治区、城市名和邮政编码。作者如多单位,在作者名右上角及工作单位前均加阿拉伯序号注明。2人以上合写的文稿,应标出通讯作者。文稿需将全部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置于英文题名的下方,汉语拼音姓在前,字母均大写;名在后,首字母大写,复姓和双名加连字符;将作者单位全称、所在省市的英文译名和邮政编码加括号置于作者姓名之后。
摘要综述和论著需同时提供中文和英文摘要。应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陈述文章重要内容,以200~300字为宜。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上原则上相对应,但考虑国外读者需要,可提供更详细的信息。论著采用结构式摘要,一般分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4个部分。
关键词应选取反映文章内容的关键词3~5个,置于“摘要”下方,中英文关键词对应。英文关键词全部用小写(人名、缩写及专有名词例外),关键词之间用分号相隔,结束处不用标点符号。关键词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MeSH数据库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编《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选取,中译名尚可参阅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和北京图书馆主编的《汉语主题词表》和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药学名词》等。
脚注置首页底,注明该文获得课题基金的来源和编号。作者简介包括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姓名、研究方向、电话及E-mail地址。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影响因子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发文量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总被引频次
-
天然产物绝对构型的确定方法
天然产物的物理、化学、生物及药物学性质与其绝对构型紧密相关,而天然产物绝对构型的确定一直都是天然产物化学中面临的巨大挑战,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人们已经总结出多种确定方法,如X线单晶衍射、基于手性试剂化学反应和核磁共振(NMR)的Mosher法、光谱法(如圆二色谱)及有机合成等方法,对于不同结构特点天然产物的绝对构型确定,这些方法各有利弊.本文综述了这些常用方法的原理、优势和局限性.......
作者:朱统汉;马红光;王聪;赵成英;梅显贵;朱伟明 刊期: 2015- 06
-
紫杉醇靶向微管的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紫杉醇抗肿瘤活性已被许多实验证实,但有关其详细分子作用机制仍研究不多.本文综述了紫杉醇影响微管从而发挥抗瘤活性的详细机制,包括紫杉醇进入微管结合位点的通道、与微管蛋白对接的方式、所致微管蛋白结构变化以及微管蛋白结构变化后产生的生物活性和后续作用,如染色体定位异常、染色体融合、细胞分裂终止、诱导凋亡、影响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细胞自噬体形成等诸方面,为研究开发新一类靶向微管的抗肿瘤药物或指导联合用药提供......
作者:王薪懿;倪蓉 刊期: 2012- 01
-
成胶质细胞瘤中EGFR靶向治疗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GBM)是成人中发病率较高的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研究表明,约40%~60%的胶质瘤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过量表达和基因扩增,其中约40%伴随着EGFR突变,目前已有多个针对EGFR的靶向药物用于临床肿瘤治疗,然而在GBM患者的临床应用中,EGFR靶向治疗却鲜有成效.如何克服靶向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原发或继发性耐药,对医学工作者而言仍然是一个巨大挑战.本文将对EGFR靶向药物在......
作者:吴秀奇;蒋华;李宗海 刊期: 2016- 02
-
新型缓控释制剂迷你片的特点和研究现状
迷你片制剂兼备微丸和片剂的优点,与微丸相比,迷你片的制备工艺较为简单,剂量也更加精确;与片剂相比,迷你片属于多单元制剂,毒副作用减小,重复性好.迷你片将具有很好的应用与开发前景.本文综述了迷你片新型缓控释制剂的研究现状、应用及局限性.......
作者:潘昕;王荣昌;吴传斌 刊期: 2008- 05
-
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ATP、ADP和AMP含量
目的:建立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同时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ATP、ADP和AMP含量的方法。方法高氯酸沉淀蛋白后,碳酸钾-甲醇溶液中和,-20℃冷冻保存样本;流动相:50mmol/L磷酸盐缓冲液(缓冲液为K2HPO4-KH2PO4,pH=6.60,含22%甲醇和4mmol/L四丁基硫酸氢铵)。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及相同填充材料的预柱,测定小鼠海马组织中ATP......
作者:张宏超;蒋宁;刘港;周文霞;张永祥;杜群 刊期: 2016- 06
-
微丸压片工艺研究进展
口服缓、控释多单元型制剂因其具有多方面的优点而在药剂领域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微丸压制成片剂已成为一种具有缓、控释优点和多单元型制剂优点的剂型.本综述就微丸压片工艺的研究进展做一个回顾和总结.影响微丸压片的因素主要有聚合物衣膜,微丸丸芯材料和压片的辅料等.微丸的膜材的性能是微丸压片主要的参数,丸芯和压片稀释剂也必须经过筛选,以保证微丸衣膜在压片过程中不发生破裂,片剂保持良好的硬度和崩解,均匀的......
作者:张媚媚;韩珂;吴传斌 刊期: 2008- 02
-
巨噬细胞自噬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进展
巨噬细胞是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巨噬细胞自噬作为AS新的参与者已得到越来越多学者关注.自噬是由溶酶体系统降解细胞内受损、变性、衰老的蛋白质与细胞器的过程,基础自噬可保护细胞免受环境刺激影响,而过度自噬则导致细胞死亡,通过调控巨噬细胞自噬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本文就AS发展过程中调控巨噬细胞自噬信号通路、诱导自噬的影响因素等进行系统阐述,为AS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宋东清;马莉 刊期: 2018- 04
-
HPLC-CAD同时测定知母根茎与须根中5种呋甾皂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雾式检测器(HPLC-CAD)同时测定知母根茎与须根中5种呋甾皂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TechMateC18-ST-Ⅱ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22:78,V/V);流速1.0ml/min;柱温30℃;CAD检测器参数:采集频率10Hz;雾化温度55℃;filter:5s.结果知母中5种主要呋甾皂苷:知母皂苷N、知母皂苷L、知母皂苷BⅡ、2......
作者:马凤霞;孙欣光;张洁;龙珍;赵阳;张春泥;王芳旭;刘曙晨;马百平 刊期: 2017- 06
-
钙激活中性蛋白酶家族潜在治疗作用的新发现
钙激活中性蛋白酶(卡配因,calpain)家族是一组与钙浓度有关的半胱氨酸蛋白酶类,它参与细胞与钙浓度有关的一些功能,如信号转导、细胞增殖和分化及细胞凋亡.在一些人类疾病中发现了钙激活中性蛋白酶活性的改变.特异性钙激活中性蛋白酶抑制剂能够治疗神经肌肉及神经退行性疾病.而钙激活中性蛋白酶活化剂可以治疗一些钙激活中性蛋白酶活性降低导致的疾病,如2型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
作者:乔虹 刊期: 2007- 02
-
提高难透膜水溶性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方法研究进展
难透膜水溶性药物多为基因工程药物或传统中药中水溶性活性成分,近年来该类药物发展迅速,但由于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在临床上往往需要注射给药,开发此类药物的口服制剂是近年来药剂学领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改善此类药物口服吸收的方法,包括利用化学修饰、载体主动转运吸收、吸收促进剂、微粒给药系统、生物黏附给药系统和酶抑制剂等方法.部分药物通过此类方法已经成功进入临床试验,个别药物已经上市.......
作者:吴诚;王玲;刘丽宏 刊期: 2012- 04
动态资讯More >
- 1 抗氧化剂的临床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 2 空间稳定免疫脂质体体内过程及其对策的研究进展
- 3 抗真菌药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
- 4 樟脑、薄荷醇和甲基水杨酸在人体的透皮吸收
- 5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和同源分子模拟在细胞色素P450研究中的应用
- 6 021 炎性肠病的治疗靶标
- 7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研究壳聚糖纳米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 8 多不饱和脂肪酸与肝脏脂质代谢的调控
- 9 虫草素的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及毒性研究进展
- 10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微丸的制备及体外释放评价
- 11 首次报道降脂新药罗伐他汀的Ⅲ期临床数据
- 12 细胞周期、染色质和癌:基于肿瘤机制的治疗
- 13 117 奥帕曲拉前途未卜
- 14 FDA专业组推荐caspofungin用于曲霉病
- 15 痛风治疗新药研究进展
- 16 趋化因子CCL19/CCR7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 17 本刊论文入选“F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 18 蛋白激酶在阿片受体脱敏中的作用
- 19 一种新的应用于脉络膜新生血管光动力疗法的光敏剂筛选方法
- 20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在眼用制剂中的应用